今年的國慶煙火在台北舉行,下午兩點便驅車前往卡位置。拍攝煙火之前最重要的工作,便是找尋適當的拍攝地點,尤其是晚上的風向,拍攝地點一定要在上風處,如果處在下風處,那只有看白煙和吃砲灰的份了,所以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,或請教資深的攝影前輩,才能減少失誤。
「Matrix -- 積木人生」(這張照片是在三重交流道附近拍的,反映了都會生活的無奈)

四點不到,台北橋上已經架好了一排腳架,接下來只有等待了。

淡水河岸也早已人潮湧現

老天爺算是很幫忙,除了給我們薄雲遮蔭,還給我們吹吹風。

時間慢慢接近七點鐘,街燈亮起,大家屏息以待。

曝光 20 秒下的台北天空

★★★ 拍攝煙火要領 ★★★
一:腳架 + 快門線 + B快門 + 黑卡
二:手動(M)模式 + 手動對焦
三:視煙火亮度調整光圈值
「聞雞起舞」

第一次拍煙火,難免手忙腳亂,多拍幾次便會順手。
「麻雀變鳳凰」

其實,拍煙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「臨機應變」,一看煙火施放位置太遠或太近,要趕緊換鏡頭,煙火亮度太亮要趕緊縮光圈。

另外構圖只能抓個大概,因為實在不知道下一秒鐘,煙火會從哪裡冒出來。



視情況調整橫幅或直幅構圖,橫幅構圖大多適合大範圍的煙火施放,直幅適合高空及煙火數量較少的畫面。


「燈籠魚」

「五光十色」

「初乍曙光」



「慧星慧影」

「百鳥爭鳴」

ISO 200, 6 sec, F22, Focal length: 82mm, Auto W/B





「薄海歡騰」

ISO 200, F22, 4.3 sec, 焦段:84mm, 自動白平衡
「花團錦簇」



「群魔亂舞」

「紅雨」









附註:以上照片皆為一次曝光,後製僅作飽和度,對比及銳利化,無疊圖或重複曝光,部分照片有裁切。
1 則留言:
好漂亮的煙火...拍的真好 ^^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