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攝煙火算是攝影專題裡難度較高的題材,必須將所有的攝影技巧融會貫通之後,還必須反應迅速臨機應變,因為稍一耽擱幾秒鐘,精彩鏡頭一去不復返,也只能望空興嘆了。拍攝煙火之前最重要的工作,便是找尋適當的拍攝地點,尤其是晚上的風向,拍攝地點一定要在上風處,如果處在下風處,那只有看白煙和吃砲灰的份了,所以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,或請教資深的攝影前輩,才能減少失誤。跨年因為是在冬天,台灣大多吹東北季風,因此拍攝地點最好選在施放煙火地點的北方。跨年之前的 101 大樓

打上高空探照燈,整張照片更有張力。

先在正式拍攝煙火之前,拍一張大樓正確曝光的照片,以方便之後照片合成,因此相機固定之後,便不要再移動它。

今年 101 的煙火秀,其實是爆破秀,以傳統的拍攝方法很難拍得好。這次 101 的火花太亮,火花線條又拉太短,造成明暗對比太強,再加上風速太慢,煙霧停留在101大樓時間過長,煙火放沒多久,整棟大樓就陷入火海,因此今年的101 煙火很難以靜態的照片來表現,比較適合以影片來觀賞。
要拍出以下這幾張照片,技術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(現場反差實在太大),因此是利用三張照片合成而製作出來的。

其實,拍煙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「臨機應變」,一看煙火施放位置太遠或太近,要趕緊換鏡頭,煙火亮度太亮要縮光圈,另外構圖只能抓個大概,因為實在不知道下一秒鐘,煙火會從哪裡冒出來。

煙火的後製合成照片反而簡單多了,只要在 Photoshop 的圖層混合模式選擇「變亮」,即可輕鬆的將兩張以上的煙火合在一起。
拍攝煙火要領:一:腳架+快門線+B快門+黑卡
二:手動(M)模式+手動對焦
三:視煙火亮度調整光圈值
這次煙火在國父紀念館拍攝 101 煙火,拍完之後人潮塞爆,只好先在館內休息,順便拍幾張偉人的照片 ^_^

沒有國父孫中山,就沒有中華民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