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「微距攝影」是指是區別於一般攝影的一種特殊的攝影方法,微距攝影是在近距離拍攝物體,並以此得到比原被攝物大的影像。
常見的拍攝微距的方式有:
一.使用微距鏡頭
二.使用倒接方式
三.使用對接方式
四.使用接寫環
五.使用蛇腹

所謂的成像比例(放大倍率)是指鏡頭的拍攝範圍與底片(感光元件)的比率。因此 1:1 代表拍攝範圍與底片的大小(2.4cm x 3.6cm)一樣。

成像比例 1:1 至 25:1 可稱為『微距攝影』
成像比例 25:1 至 1500:1 可稱為『顯微攝影』

鏡頭的焦距越長,最近的對焦距離也會變長。因此當被拍攝的主體是昆蟲時,通常我們需要焦長長一點的鏡頭,才不至於太靠近而驚動到牠,而影響拍攝工作。

透過微距攝影,我們可以探索人眼平常無法觀察到的驚奇畫面。

藉由拍攝微距攝影,可培養「攝影眼」的養成。

在微距攝影時,當拍攝距離越靠近,失光現象會越嚴重。

微距攝影其景深都非常短,最好以手動對焦模式來對焦,要使景深不要太淺,我們可以使光圈小一點。


拍微距攝影最好以腳架拍攝,以保持對焦正確,並能在較慢的快門速度下完成作品。

當鏡頭焦距很長時(200mm 以上),為了防止拍攝時,鏡頭因為反光鏡升起而造成機身的顫動,可以設定曝光延遲模式(Nikon D300 功能之一),讓反光鏡在按下快門後先升起,延遲一秒之後再感光,就可以減低機身震動到最低程度。

長鏡頭 + 高速快門

在拍攝過程中,我們發現其實把東西正確的丟進杯子裡,然後能夠濺起漂亮的水花,比較困難。






景深不夠大